Banner
追剧开启倍速模式最终的原因是每部剧从拍摄到播出都与观众无关

追剧开启倍速模式最终的原因是每部剧从拍摄到播出都与观众无关

时间: 2024-04-11 14:25:11 |   作者: 极速直播吧官网下载

新闻详情

  

  近日“为什么年轻人追剧都用倍速”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热议。现在很多年轻观众看剧时都会使用“倍速”播放功能,虽然镜头切换加快,演员像木偶,台词听起来像机器人,但确实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对观众来说,选择“倍速”追剧未尝不是无奈之举,剧方和视频网站各取所需,留下给观众的只有“大水漫灌”的剧集。

  近几年,观众们的普遍感受是国产剧慢慢的变长,就拿今年夏天“军训式追剧”的收视率大战为例,凭借精良制作水准以“付费内容”形式登陆Youtube的《长安十二时辰》48集,网络热度第一的爆款剧《陈情令》50集,因张震的小荧幕首秀而非常关注的《宸汐缘》则足足有60集。

  尽管集数慢慢的变多,选择也慢慢变得多,观众却往往更怀念过去的那些经典老剧。86版西游记只有短短的25集,反反复复播出了三十多年;2006年播出的《武林外传》总共80集,人们能为了最后一集屏幕中央那句“前八十回完”守候13年。

  可如今打开视频网站,林林总总的剧集令人眼花缭乱,动辄五六十集,超过八十集的也并不少见,剧情却时常拖泥带水,演员讲台词永远慢慢悠悠,让屏幕前的观众耐不住性子。好在视频网站“急观众所急”,适时推出了倍速播放和“只看TA”的服务。

  打开1.5甚至2倍速播放,好多剧的节奏顿时正常多了,然而紧接着又引发了新的争论:倍速播放是否对创作者不够尊重?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看剧的耐心越来越少?问题是,尊重是靠自己赢来的,不能靠对观众提要求。

  “一句话证明你有多闲?看剧居然不用倍速!”这虽然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但也从侧面说明,观众选择倍速播放的首要目的就是节省时间。根据《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提供的数据,2018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总量是323部,共计13706集,平均单部集数为42.5集。

  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哪怕这些剧中有十分之一是想追的,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更不用说一些“爆款”电视剧从开播起就会引发各种热门话题的讨论,稍不注意就可能跟身边的朋友“脱节”,时间紧任务重,观众只能选择“倍速播放”。

  那么,倍速播放影响看剧情吗?问题就在于,即使是很多口碑收视双赢的“爆款剧”,“倍速播放”也并不影响观众的观感,甚至有些时候拖沓的剧情节奏变得正常了,演员慢悠悠的台词变得连贯了,剧集自带的那些毫无意义的慢动作也被“手动抵消”。

  比如热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刚开播时因高度还原原著备受好评,可越到后面节奏越拖沓,配角开启的支线剧情也慢慢的变多,引得网友吐槽自己看这部剧时是“0.75倍——正常——1.5倍——2倍——直接拖进度条”。

  更夸张的是有些剧为了达到拖长集数的目的,会故意写出很多毫无意义的“车轱辘话”台词,就算是打开二倍速都让观众难以忍耐。

  为了让剧集“注水”听上去特别有道理的样子,无良剧方还发明出了新的名词,叫“伴随式观看”,意思就是观众一心多用也不耽误刷剧,就算中间落下两集也没关系,对待观众完全是连糊弄一下都不愿意走心的态度。

  追本溯源,电视剧越拍越长的原因跟“利益”两字是分不开的。很多所谓“大剧”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集才能讲完故事,就像1995年刘晓庆版的《武则天》用30集就讲完了传奇女皇的一生,豆瓣评分7.9分,而范冰冰版的《武媚娘传奇》湖南卫视版长达96集,豆瓣评分只有5.0分。

  与其说是需要拍那么长,不如说是参与制作和播出的各方出于盈利的考虑,愿意把集数拉到更长罢了。因为电视剧大多以集为单位定价出售,演员也以集为单位计算片酬,为增加投入产出比率,剧方只能拼命“注水”。

  在剧情上,让编剧多写配角的戏份,增加各种无关紧要的过场戏,多“闪回”几次,动不动就开始回忆过去。

  剪辑的时候多放慢动作,拖长每集开头的“前情提要”,甚至在进入新剧情前直接播放上一集的最后5到10分钟,想尽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地缩减单集实际时长,从而拖长电视剧的总集数。

  而播出平台往往欢迎这一系列举措,集数增加意味着插播广告的空间更大,一样能增加平台的收益,算来算去只有观众的利益被损害了。可俗话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剧集注水”的种种伎俩瞒不过观众,视频平台的对策就是推出了“倍速播放”和“只看TA”的服务来增加用户黏性。

  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片方拿到了播放平台买剧的钱,播放平台拿到了广告收益和会员收益,只有作为最终消费者的观众没有一点话语权,这显然并不公平。

  目前国产剧集数过长、“注水严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电总局的重视,9月初有消息称广电总局正在研究应对措施并征求意见,拟对剧集集数的上限作出规定,上限为40集,有头部影视剧制作公司的的人说的确收到了相关的征求意见。

  规定集数上限的初衷当然很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比如《大秦帝国》这种真正的鸿篇巨制,影视化的时候40集的上限可能会不够用;有些“注水剧”是不是能够用分成多季播出的方式,规避集数上限的规定?

  其实除了从政策层面进行调控之外,也应该让观众对“看什么,怎么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毕竟观众才是真正坐在屏幕前的人。

  对于需要超过40集限制的剧集,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电视剧制播同步、按季播出的方式,让观众的口碑成为决定剧集长短的重要的因素,甚至观众的口碑也应该对剧集播出的时间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部剧长时间收视低迷,播出平台或许能要求它撤出黄金档,并从片方得到相应补偿。

  无论是“倍速播放”还是“只看TA”,都是观众在选择范围有限之下的无奈之举。如果希望观众投入更多时间去认真追剧,就需要片方和播出平台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值得花时间观看的精品内容,说到底,内容提供方和观众之间的尊重应该是相互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